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 > 资讯 >

一颗“荔枝”,让“格力”拥抱年轻!

来源:潇湘眼 蔡冠 2025-07-08 20:10:05 阅读:

提要以“格力好冰箱 保鲜超给荔”绑定荔枝IP。...

那一骑来自岭南的荔枝,终究在贵妃生辰宴上显出了褐斑。

当唐玄宗剥开奔波十一日的贡果时,腐坏的汁水流过指尖,李善德数月心血化作宫宴上一声叹息。

他本已打破“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尽去”的魔咒,以竹筒隔蜡、冰水镇之的古法,将鲜甜送至长安。但在剧版《长安的荔枝》的结尾处,他选择任荔枝腐败于御前,以血肉之躯撞向体制铁壁。

同样为人知的还有,当观众为腐果扼腕时,“剧外人”格力曾早早以“时空救援者”身份切入叙事:用一整套鲜储技术为“易褐变”的荔枝提供稳定守护,被重构为“唐代保命神器”,暗示若李善德得此物,“鲜如初摘”的荔枝便能改写结局。

图片

图源格力电器

古今对话引爆社交场。#董明珠送李善德一件保命神器#微博话题阅读量飙至1.1亿、讨论量5.9万,网友疾呼“李善德收到冰箱后,剧情直接大结局”、“如果‘空投’格力冰箱,那么‘李善德的KPI瞬间从地狱难度变成简单模式’”。

当剧中人困于历史局限时,剧外格力用科技重写了答案。

一颗腐坏的荔枝,让盛唐留下遗憾;

一场穿越千年的保鲜救援,却让格力找到年轻化的密钥。

图片

01

一次不违和的联动

6月热播剧《长安的荔枝》以盛唐荔枝运输史为背景,成为品牌营销“最强吸金体”:30+品牌投放,单集最多植入10条广告,全剧累计170条,生鲜、茶饮、文旅等品牌扎堆涌入。

然而在喧闹中,格力却以“非官方投放”身份借势破圈——其微博话题#董明珠送李善德一件保命神器#阅读量1.1亿、讨论5.9万,效果甚至远超部分付费植入品牌。

图片

图源微博@长安的荔枝官微

靠一套组合打法,格力借“荔”使力。

格力未购买剧中广告位,而是以“剧外时空救援”为脑洞核心,通过两条微信推文撬动流量池:

6月17日,《穿越千年的鲜甜约定》以“格力好冰箱 保鲜超给荔”绑定荔枝IP;

图片

豆包AI图片

6月25日,《一键开启爽文副本》将冰箱功能诗化为“风枝露叶如新采”“露浓冰厚更芳馨”,用传统文化语言包装科技卖点。

配合推文传播,格力在微博发起的话题#董明珠送李善德一件保命神器#同样匠心独运。话题主语避开了生硬的品牌名,转而聚焦人物互动,延续了格力“以企业家信用替代明星代言”的策略。

董明珠与虚构角色李善德的互动,既强化了“技术救世主”形象,又降低了商业感,这与剧中岳云鹏饰演的“郑平安”推销车险相比,更显轻盈,更有代入感。

图片

图源微博截图

与此同时,网友自发创作“李善德收到冰箱后剧情大结局”“董明珠空投救急”等梗图,格力官微迅速跟进玩梗,形成“品牌提供剧本,用户填写台词”的共创生态。这种互动反哺剧情热度,实现双赢。

重要的还有,这是一次痛点、科技、情感三重咬合的梦幻联动,没有了格力以往的“生硬”与“违和”。

一方面,李善德的“荔枝腐败焦虑”,直指现代人对果蔬保鲜的刚性需求。格力冰箱主打的“精准锁鲜”“95%恒湿”技术,成为古今难题的唯一“解药”。这种设定跳出了生硬广告逻辑,将产品转化为“剧情未启用的隐藏结局”,观众自然代入“如果当时有格力……”的想象。

图片

图源格力电器

另一方面,格力将技术手册中的“-38℃超冻”转化为“保鲜黑科技”叙事,通过“鲜如现摘”与“剧中荔枝三日腐坏”的对比,构建“科技碾压历史”的爽感。

除了在技术具象化上做文章,格力还从情感嫁接上,给自己的“有效露脸”找到了另一个切入口。

李善德的运输困局,隐喻当代人“生活保鲜”焦虑——工作压力、健康损耗、情感维系。格力以“家庭甜蜜守护者”定位承接这一情绪,官微推动“你的荔枝守护时刻”话题,让科技从“解决剧中难题”升维至“治愈现代焦虑”。

格力好像变得不那么“格力”了——那个印象中严肃的工业巨人,开始用“风枝露叶如新采”的诗意和“董明珠空投救急”的脑洞与年轻人对话。

图片

豆包AI图片

但这恰恰是它走近、走进年轻群体的关键一步。这场围绕一颗荔枝的“穿越式营销”,以区区两条推文和一个创意话题,撬动了超亿级的社交狂欢,堪称四两拨千斤的典范。

格力此番借势热播古装剧《长安的荔枝》展开营销,可谓首战告捷。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效果的出人意料,更在于那份浑然天成的“不违和”感。

当其他品牌在剧集的170条广告中努力“露脸”时,格力选择在剧外构建了一个“如果当时有格力”的平行宇宙,用共情而非硬广,让自己成为了观众心中那个“本应存在”的解决方案。这份精准的切入与轻盈的表达,正是其“毫不违和”并脱颖而出的深层密码。

图片

02

一场系统性的布局

格力之“变”不止于此。

联动《长安的荔枝》做营销,并不是格力的一次灵光乍现的“穿越实验”。实际上,它早有“预谋”。

而这场“预谋”名为“系统性年轻化变革”。

一颗“荔枝”,把格力变年轻了几分。细品单点爆破的背后,格力正在多维度悄然展开一场更深层的系统重构。

这场重构,正全域渗透进年轻人的生活场景。

体育营销的破圈实验,被格力搬到了“苏超”赛场。 

2025年6月15日,徐州奥体中心的苏超赛事以30823人的上座率刷新历史纪录。看台上,“好电器,格力造”的标语与山呼海啸的球迷欢呼声形成强烈共振。随着苏超热度持续飙升,从地域性赛事向国民级赛事跃升,其赞助权已成为品牌必争之地。

图片

图源网络

正是在这一浪潮中,这句国人耳熟能详的格力宣言,成功登陆这片沸腾的绿茵场,与破纪录的人潮共同构成了赛场上的醒目风景——格力正伴随年轻人的热情脉搏一起跳动。

格力的年轻化渗透,更深入到了综艺叙事的场景共生中。 

在腾讯视频热门综艺《毛雪汪》里,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暗藏巧思。当李雪琴慵懒地窝在沙发,幽默吐槽“租房空调直吹,吹得人头疼又感冒”时,格力“风不吹人”的空调技术顺势切入。枯燥的科技卖点,瞬间化为治愈北漂青年租房痛点的贴心方案,不着痕迹地融入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叙事与情感共鸣。

这份渗透绝非浅尝辄止。

节目镜头频繁聚焦“毛雪汪之家”的厨房,格力晶弘全域养鲜冰箱稳稳占据C位,在嘉宾们备餐、分享美食的互动中,化身传递生活乐趣的情感纽带,其保鲜实力也自然流露。

图片

图源网络

为延续热度,格力在社交平台发起“格力温暖毛雪汪的家”话题,通过抽奖送家电、征集居家故事等互动,激发粉丝热情,成功将节目流量转化为品牌关注度,让格力的年轻形象深入人心。

就在才过去不久的6月21日至22日,格力再次发力,在北京潮流地标三里屯精心打造了一场名为「今夏有凉方」的沉浸式快闪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以充满活力的设计和互动体验吸引年轻人群驻足,更重磅邀请了青年演员郭俊辰担任“格力健康体验官”。

图片

图源网络

在活动现场打造的“格力冰冰健康家”主题空间内,郭俊辰与现场观众一同探索格力科技带来的健康生活新方式。

格力的“健康舒适生活”的品牌理念也得以传递给更多年轻消费者。

被看见的“年轻化”,同样在直播与线下体验空间蓬勃生长。董明珠携孟羽童、杜海涛在直播间里切果蔬、测保鲜,生动演示格力科技如何守护更多年轻人的生活“鲜”度;全国20余城开花的“董明珠健康家”体验空间,将“空气-水-饮食”健康生态从口号变为更多年轻人可触摸的现实。

图片

图源网络

就在人们还在咀嚼《长安的荔枝》里那场“穿越营销”的巧思时,格力已经把年轻化引擎全速转向了更广阔的战场。

这绝非零散试水,而是环环相扣的战略转身。

而撑起这场变革的,仍是格力深植的根基:数十亿年研发投入、13万项专利技术和“十年免费包修”的承诺。那些冰冷的参数未曾消失,只是化为了直播间里切开25天仍鲜润的水果,化为了“健康家”体验店中可触摸的“-38℃超冻”奇迹。

“变”了的格力身体力行地诠释着——真正的年轻化,从不是嘶吼着“看我变了”,而是让新一代在无声处确认:“你懂我要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蜕变在与过去的对比中尤为灼目。曾隐隐记得,去年格力那款被小红书近两万条吐槽淹没的“玫瑰空调”,用浮夸雕花暴露了与年轻审美的割裂。而今,从热播剧联动到轻综艺场景,从直播互动到健康生态体验,格力不再依赖博眼球的“土味突袭”,转而潜入年轻人的娱乐日常与生活动线,在场景中播种品牌认知。

图片

03

结语

格力正主动拥抱“年轻”,其转型之路也愈发宽广顺畅,这无疑是令人欣喜的景象。

然而,前方的挑战更需深思:

单点爆款的热度,如何沉淀为长久的品牌资产?

年轻人为情怀心动后,是否真正读懂了核心技术的价值?

当竞品纷纷涌入影视营销,格力的差异化护城河又该如何筑牢?

剧集终会落幕,综艺亦有散场,但品牌的进化与求索永无终点。庆幸的是,格力,不止步!

Tags: 拥抱年轻  长安的荔枝  格力  荔枝  董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