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洞察 >

中国青年看世界的角度变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08-22 18:30:56 阅读:

提要青年一代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让中华文明“破壁出圈”,与世界进行全方位、多领域的对话。...

图片来源均为视觉中国

作为真正的“网络原住民”和中国的新生代,当代青年正以个性化的锐气点染自己的文化底色,构筑出独特的话语体系,让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更加丰富多彩、可亲可爱。在各类网络平台上,青年一代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让中华文明“破壁出圈”,与世界进行全方位、多领域的对话。

中国青年看世界的角度变了

陈一 李小倩 周珊

射击运动员杨倩的珍珠美甲、小黄鸭发夹和“可可爱爱”的比心;体操队小将管晨辰在平衡木上“袋鼠摇”,优雅又不失调皮;在半决赛打破亚洲纪录后,田径运动员苏炳添忘情怒吼……

很多人都发现,东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运动员的形象比以往更加鲜亮、生动而充满个性。这些90后、00后的年轻人们目光温和、澄澈,眼神中带着坚毅、自信。而他们在赛场上的竞技姿态和比赛之余的个性表达,也是如此多元,如此吸引人眼球。他们,其实是中国新一代青年的代表。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现在这一代年轻人,也在变化之中,他们的心态、思想也在改变”。无论是赛场上的选手、还是屏幕前观赛的年轻人,各行各业的中国青年正在用自己的行动方式和话语体系,坚定而自信地平视世界。

国力强盛、生逢盛世,是今日中国青年平视世界的底气所在。在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打破亚洲纪录的动人时刻,让不少人联想到“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1932年的奥运之旅。当时,中国积贫积弱,除了同行教练外,刘长春再无帮助,从饮食起居到装备训练,都要自己解决。最终,多日颠簸、没有时间恢复体力的刘长春成绩仅为小组最后一名,遗憾告别了奥运会。

斗转星移、换了人间。今天的中国人,早已没有了彼时的落寞和窘迫。中国人不仅在奥运赛场上摘金夺银,在多个高科技领域也从“跟跑”转为“领跑”。此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社会治理的中国样板等,都让人切切实实看到了中国力量。在中华民族的涅槃巨变中,青年一代也从“开眼看世界”的意识觉醒,一步步砥砺前行,发展为如今自信从容地“平视世界”。

奋斗拼搏,强国有我,平视世界要讲正气。金牌是拼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青年一代在这个问题上不含糊、没商量。21岁的杨倩初次亮相奥运赛场就拿下首金、16岁的管晨辰以世界级的高难度动作获得平衡木第一、14岁的全红婵以“5跳3满分”的成绩一鸣惊人。比赛之余,比心、袋鼠摇等“萌萌哒”的庆祝手势,与外国选手击肘致意、用英语互相问候等细节也展现出中国青年的“国际范”。

更难能可贵的是,屏幕前观赛的年轻人也在平视世界。面对乒乓球混双、女排等优势项目的惜败,舆论场中“唯金牌”“唯成绩”的论调走衰,“喝倒彩”“强拉踩”的声音消缓。相反,“输了一起扛”成为青年话语体系中的主旋律。

青年的群体心态和集体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民的状态和国家的未来。当我们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之后,既看重金牌又不“以金牌论英雄”,既重视比赛又享受比赛,体现出的是更加自信、平和的态度和更加包容、开放的理念。

全球视野,中国表达,平视世界须有锐气。作为真正的“网络原住民”和中国的新生代,当代青年正以个性化的锐气点染自己的文化底色,构筑出独特的话语体系,让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更加丰富多彩、可亲可爱。在各类网络平台上,青年一代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让中华文明“破壁出圈”,与世界进行全方位、多领域的对话。

从笔墨纸砚到养蚕缫丝,从“东方树叶”到“煮海为盐”,90后的李子柒以充满烟火气和田园风的短视频,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今年年初,22岁的数码博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与苹果公司CEO远程连线,使中国青年对人文、社会的思考在交流对话中沿着网线,传到海外。事实证明,拥有无限机遇的“平视世界”一代,也正在用自己的力量,创造着无限可能。

不仅在体育、文艺领域“平视世界”,面对“新疆棉被污名化”“新冠病毒溯源阴谋论”等大是大非的问题,青年一代不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不做躲在“马甲”背后的匿名泄愤者。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理性发声,凝聚力量,用微时评、微漫画、Vlog等形式呈现事实、戳破谎言、揭露真相。

西方哲人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中国古话讲“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其中蕴含的道理有相通之处。今日之中国,正以坚毅的步伐砥砺前行;今日中国之青年,正以“平视”为姿,与世界比肩,面向未来。

展现开放心态 世界也会为你打开

王钟的

null

东京奥运会上,当中国女排以3比0的成绩战胜阿根廷队、失去出线机会时,赛场突然响起了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这是一场在日本举办的比赛,为何播放起中国歌?歌曲又为何如此贴近当时的气氛?原来,是一名在东京奥运会体育展示团队担任现场解说工作的中国年轻人,说服导演和音乐DJ播放了这首歌曲。在没有现场观众的比赛中,他时常用中国歌曲鼓励运动员,几乎以一人之力成为编外的“啦啦队”。

放在本世纪初或者更早的时间,很难想象有中国人作为当地工作团队成员参与奥运会这样的重大国际活动。随着更多细节被报道,人们得以知晓这位80后早年在日本留学,随后在日本工作和生活。业余从事比赛解说员工作,是他多年以来的爱好和习惯。为了参加奥运会解说,他顶着压力才请到了两星期的年假。帮助音乐DJ挑选中国歌曲,是他义务揽下的活儿,而与团队同事建立的良好友谊,则是用音乐为中国队加油的前提。

奥运会赛场的这段插曲,生动地反映了国际交往“你中我有,我中有你”的新格局。没有改革开放以来对外交往的开放,中国人不可能如此频繁地走出去,在异国他乡寻找向往的生活;也正是建立在走出去的基础上,广大海外同胞才能用个人化的方式表达中国立场、传播中国声音,在不同领域为祖国加油助威。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胸怀开放的年轻人,对于国家荣誉的开放性态度——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在乎国家荣誉,而是不再简单地将荣誉等同于一时成败。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上,这一点体现得尤其显著。人们在为夺金者加油呐喊的同时,也为获得银牌、铜牌,甚至为未取得奖牌的运动员感到骄傲。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仅关心运动本身,更能把运动精神投射到日常生活中,找到激励自我奋进的力量。在他们身上,很少看到对失败的讳莫如深,而充满了对自身优劣势的坦诚认识。

一张经典的老照片这样记录着历史:1993年9月23日,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的最终结果宣布时,北京以两票之差落后于悉尼,电视直播大厅的人们黯然神伤。这一夜在很长时间里,成为许多中国体育人不愿触及的记忆。而现在,随着北京相继取得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人们谈论起这段失败的往事也更加自然,更加客观。

“由于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我们的知识在增长”,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其著作《猜想与反驳》中如此评价科学知识的增长过程。其实,不仅科学如此,人类社会每一个领域的发展都是这样。如今,平视世界的中国人,对成功和失败表现出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多人意识到,失败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始终无法从中走出来,缺乏承认失败的坦率和对错误的认真反省。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在取得傲人成绩的同时,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2020年上半年,中国航天发射连续两次失利。对此,载人航天办公室在发布会上正面回应发射失败情况,承认航天事业的高风险,很多网友也在留言中“花式表白”,表示“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初中生还给科研人员写信分析发射失利原因,长征七号总设计师和总指挥给这位孩子回信,赞许其“分析推理很有逻辑,见解也很独特”,鼓励他长大后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两封信的良性互动,不仅显示了当代科研工作者实事求是、勇于攻坚克难的诚恳态度,也让人看到下一代面对挫折的态度。尽管对于复杂航天问题,这位初中生的分析还不够成熟、到位,但这并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他对待航天发射失利并没有诉诸情绪,而是努力在认知能力范围作一番理性表达。这封初中生的来信,表达了下一代平视世界的态度与立场,彰显了未来我们平视世界的底气。

在我们面向星辰大海的征程上,难免有“夺不了的冠军”“飞不起来的火箭”,谁也不能保证成为“永远的第一”。对于失败和错误,坦然面对、吸取教训,才是更成熟的态度。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向优秀的对手表达敬意,也是平视世界的应有姿态。正像那位在东京奥运会上担任解说员的中国年轻人所做的那样,向世界展现开放胸怀,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求同存异,世界也终究会为你打开。

平视的背后是大时代的转折与激荡

一格

null

最近这些年,有一个现象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那就是中国年轻一代,正在更加自信、开放地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不盲从、不轻信、不自卑,他们懂得倾听也能够坚持。他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在改变,不傲然自负,也不盲目崇外,而是坦然平视。

从个人视角来看,平视,首先是来自生活经验中所获得的自信。作为一个崛起大国的青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年轻人不仅是全球最大经济奇迹的受益者,也是这个奇迹的见证者和参与者。40多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迅猛发展,也让年轻人有了更多了解世界、观察世界的机会。世界对他们而言,不再是遥远的模糊影像,而是可比较、可感知、可触摸的现实存在。他们在一个日渐强大的国家里成长,他们观察着世界的变化,也在悄然对比中感受中国力量。不管是国家发展的宏观数据,还是关乎个人生活的5G建设、电商创业、助农扶贫,都让这一代青年从中国社会的快速变革中,分享大国崛起的自信和骄傲。

从宏大视角来看,平视的背后蕴藏着全球格局乃至历史格局的重大变化。平视从本质上来讲,是中国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调整。自晚清末年以来,由于落后挨打,中国从世界的引领者沦为被西方霸凌的积贫积弱的受害者。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在硬实力的较量上,中国被打败了。在经历了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一系列的失败之后,中国从具有天下意义的全球大国,沦为被西方国家实力决定的边缘国家。中国对于周边地区、周边安全的影响,被日俄英法美等国家篡夺。

其二,在文明的意义上,中国被矮化了。中国从人类文明的贡献者,沦为西方文明的学习者,不管是在制度还是在价值观上,中国都成为被规训的对象。一个被压迫被规训的对象,是不可能以平视的姿态面对世界的,因为它不仅缺乏物质上的硬实力,而且也在精神上缺乏信念与信心。

直到新中国的建立,这种局面才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并逐步强起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在硬实力上,中国有实力顶住任何霸权国家的讹诈;另一方面,在制度上、文化上,中国有了更多的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中国不再是以前那个被规训的落后国家,而是一个充满了自信,并愿意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负责任的大国。

必须指出的是,中国青年的平视,绝不仅仅是因为国家复兴而产生的与长期领先的西方社会的实力的平等。它更体现为面对相对落后国家与社会时,在国与国交往上的平等与尊重。仁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特点。在中国的文化里,天下大同是一种信念,中国人不搞国强必霸的丛林逻辑。我们的强大,让我们不必在乎那些叫嚷着实力外交的国家的讹诈;我们的文明,让我们从心里厌恶那一套将自己价值观强加于人的新殖民主义。平视绝不仅仅是一种不接受威胁、不接受霸凌的实力,更是推己及人、互惠互利、相互尊重的文明秩序。中国青年对世界的平视,反映在一带一路上,是中国与其他友好国家的共商共建共享,反映在诸如气候问题等全球议题上,是中国社会的责任担当,这是五千年文脉不断带给我们的责任感和道德感。

最重要的是,今天中国青年的平视,不仅仅面对这个变化的世界,而且面对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口。在历史的关口,不迷茫、不彷徨,仅仅靠物质上的强大是不够的,美国在最富裕的时代,恰恰催生了“垮掉的一代”。面对历史的这份定力,离不开初心,更离不开信念。年轻一代在历史转折点的平视背后,是对中国梦的信念,是牢记使命的担当。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到了平视的一代手里,在伟大复兴的时代,中国的年轻人会给人类留下怎样的印记,真的让人期待。

放下偏见了解世界 才能平视它

许戈

null

2015年,我来到德国亚琛,开始了留学生活。那年,我从国内的母校毕业,放弃保研机会,一门心思扑在赴德留学的申请上,一方面有着想要“换一种环境”,体验一下异国生活的想法,另一方面也与我就读的机械工程专业有关。其实,从高中时代开始,立志工科的我,就对传说中的“德国制造”心怀向往。后来,我在大学很欣赏的一位老师也是留德“海归”,更加坚定了我的留学意向。

老实讲,现在回头看去,当时的我只有本科知识,对本专业的认识充其量是半通不通,对留学与德国也抱着不少天真的想象。不过,正是在开始留学之后,我才更加清楚、直观地认识到了中国与德国、中国与世界在本专业领域的相对差距,在学习更高层次知识的同时,在脑海中建立起了中、德两国制造业的“全景图”,从而有了所谓“平视世界”的感受。

什么是平视?当然就是既不仰视、也不俯视。举例来说,中学时代对“德国制造”狂热崇拜的我,大概就处于“仰视”状态,而我大学认识的某些同学,坚信中国制造业已然成为“发达国家粉碎机”,对欧美制造业不屑一顾,则多少有些“俯视”的成分。在我的理解中,“平视世界”意味着既能正视别国的长处,从中学习进步,也能找到自己国家的优势,避免踩进别人已经踩过的“坑”。关于这个理解,我不好说是否适用于其他领域,但至少在我的专业领域中,这种视角给了我不少帮助。

初到亚琛那段时间,我是有些“幻灭”的。可能因为我之前对“德国制造”的滤镜太重,当我在超市里买到和“中国制造”区别不大的小五金产品,或是发现宿舍的电器时不时也会出现故障时,都会生出几分“不过如此”的感慨。相比于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学校的教育方式更让有些困惑——困惑不是因为和国内差别太大,恰恰相反,我发现在德国读硕士,“应试教育”的成分一点不比国内少。整个硕士阶段,我的生活主要就是一门一门的课,以及接踵而至的高难度考试。对此,我的一个中国同学还编了个顺口溜揶揄:“德国大学生活好,年年期末像高考。”

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了两件事:第一,“德国制造”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神话”,其优势程度在不同细分类目中有高有低,中国在不少产品上都有追赶和超越的机会;第二,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大学教育方式,并不像许多人(比如我)想象中那么不同,以课程和考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未必“落后”,反而可能是给学生筑牢基础的必由之路。

两年的硕士课程很快过去,我也顺利申请到了本校的博士名额。当时,可以说我正处于人生自信水平的巅峰,既认为自己已经对机械工程这门学科融会贯通,一只脚已经踏入了“行业精英”的圈层,同时也觉得德国工科不过尔尔,顶多是基本功打得扎实一些。但是,后来我才明白:我硕士毕业时的自信,和我本科毕业时的天真并没有多少差别。

只有在完成本硕阶段的基本学习后,以博士身份深入特定领域开展研究,才能真正对学科的核心技术和前沿动态有深刻的理解,进而看到德国的机械制造究竟强在哪里,思考中国应该从哪里发力加以赶超。读博期间,我得以深入到德国高精尖水平的工厂中,看到了最新研究成果如何与一丝不苟的管理相结合,转化为高效率、高质量的产能。与此同时,我也阅读了不少与国内制造业现状相关的一手文献,对“中国制造”能从“德国制造”中学到什么有了独立的思考。

如今,我离博士毕业已经不远,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带着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回到国内,为“中国制造”添砖加瓦。在逐渐将视角调适至“平视”的过程中,我增进了自己的视野和见识,也坚定了回国发展、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决心。

回顾自己“视角”变化的过程,我意识到一件事:对其他国家的某个领域有深入、清晰、全面的了解,是真正做到“平视”的重要前提之一。如果不是因为我在德国学习机械工程,对其人才培养、学术前沿、产学结合有了直观认识,仅凭对德国制造业“囫囵吞枣”般的印象,我不可能真正看透该领域的中外差距,这样一来,“平视”也就成了空泛的口号。我想,这个道理应该也适用于其他领域,毕竟,只有首先做到了解世界,“平视世界”才有其意义。

Tags: 中国青年  看世界  角度变了 

上一篇:真正的高手,都在“求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