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 > 资讯 >
高温下的清凉:格力5.6亿元补贴背后的企业温度
来源:潇湘眼 彭三畅 2025-08-12 17:56:55 阅读:
提要嘴上说着最狠的话的格力电器董大姐,又“疯狂”“砸钱”了!...

嘴上说着最狠的话的格力电器董大姐,又“疯狂”“砸钱”了!
这次,是朝格力最终端空调安装师傅猛砸!
具体怎么回事?
原来是6月26日,格力电器正式官宣:自6月1日起,只要家用空调安装符合“真实安装上墙、无差评”的要求,安装工程师每安装一套格力家用空调,总部将直接额外发放20元高温补贴!
“格力一言不合又发钱了!”——这句在安装工群里瞬间刷屏、带着惊喜的调侃,背后是沉甸甸落入他们口袋的真金白银。
当盛夏热浪蒸腾大地, 空调安装工们正背负着数十公斤的“铁疙瘩”,在百米高空的狭窄外机位上挥汗如雨,工装湿了又干,结出盐霜。他们的每一滴汗水都折射着烈日,其价值却常被行业无休止价格战的凛冽寒潮所稀释、所掩盖。
据测算,以旺季日均安装10套计算,每组安装工程师月增收可达6000元,平均每位增收3000元。
而董明珠砸下的这份“及时雨”,精准浇灌的正是这份烈日与寒潮间的巨大“不对等”。
那一天,恰逢“董明珠健康家”石家庄长安店开业。新政文件墨迹未干,董明珠已在现场提前剧透,她的声音穿透了空调外机的轰鸣与电钻的嘶吼,字字清晰:
“天气越热,越要让每一位安装工有幸福感!”
掷地有声间,格力让安装工腰包鼓起来了,也让行业规则被悄然改写了。
直面痛点,击穿盘剥链。业内皆知,空调安装费流经层层渠道,真正落入工人囊中的往往不足三成。
格力此番祭出的“直发个人”机制,如同一枚精准的钢印,直击这一痼疾——补贴穿透中间环节,确保每一分钱都带着总部的温度,直达烈日下的掌心。
这20元,是格力为劳动者尊严开出的直通票。它不转嫁消费者,不经任何截流,在安装工完成作业之后便能宣告兑现。
更尤为可贵的是,当价格战硝烟弥漫,部分同行正竭力压缩安装成本以求薄利之际,格力却逆流而上,预计投入5.6亿元专项资金,为一线工人撑起一片高温下的防护绿荫。
格力对于底层劳动者的关注与担当,绝非心血来潮。回望其足迹,温度早已刻入基因:从2016年率先实施挂机、柜机、天井机安装费补贴100元/套,到2017年酷暑中毅然再追加100元,直至今日其安装结算标准仍普遍高出行业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一条以真金白银铺就的、尊重劳动者的清晰脉络映入眼帘。
同样清晰可见的,是董明珠推动这一切的“执拗”——它常因雷霆手段的表象而被误读为冷硬,但其坚硬外壳包裹的,始终是对“人”最深的敬重。
2022年,她以“绝不裁员”的承诺为员工构筑最坚实的保障,即便在最困难时期,也选择“宁可降一点工资”来守护员工岗位。
而这份执拗,从薪酬保障蔓延至生活的毛细血管以及企业的深层肌理:建人才公寓、办格力学校,让员工居有定所、子女有学上;推行双休、取消加班却提升薪酬,打破“内卷”魔咒;家属区游泳池、图书馆、运动场一应俱全,让员工在社交媒体分享的“园区周末VLOG”,成为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最佳注脚。
当冰冷的机器因这份浸润而有了温度, 格力比谁都更清醒:技术可立企,但“以人为本”的温度才能铸魂。
格力深知,当企业目光穿透财务报表,聚焦于那些托举起产品的普通劳动者时,便获得了最深厚的成长沃土。董明珠的雷霆手段背后,是对“人”的极致关怀——这构成了格力超越商业逻辑的独特格调:务实中有人情,强悍中有柔软。
“一家企业如果有能力,应该要让每一位安装工有幸福感。”6月26日,董明珠在石家庄长安店的开业现场,将这份格调浓缩为一句话。话音落处,承诺已成行动。
此刻,盛夏热浪中,完成高空作业的格力安装工擦去汗水,笑容里多了一份踏实——因为当月他们将会收到数笔20元补贴。这微小的数字背后,是5.6亿元专项资金托举起的行业暖流。
是的,在价格战喧嚣中,格力选择了一条更艰难却更可持续的道路——它证明,企业真正的技术高地,往往矗立在人文关怀的深厚土壤之上。
董明珠也正因深谙此道,故此选择以“绝不裁员”的承诺为盾,以覆盖员工安居、子女教育、生活品质的福利为网,织就了一张超越利润的安全网。那份执拗并非冷硬,而是对劳动者尊严最深沉的捍卫。当无数企业沉迷于数字游戏,格力却将目光投向支撑商业大厦的基石——那些被忽略的双手与脊梁。
技术可让企业奔跑,但唯有对“人”的敬重,才能让它行稳致远。在格力身上,我们看见一种珍贵的可能:
商业的成功,终将属于那些既能仰望技术星辰,又不忘温暖脚下土地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