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洞察 >

一边交罚款,一边推新品,瑞幸还能开多久?

来源:体验思维 2020-10-12 22:12:38 阅读:

提要抛开财务造假的滤镜,瑞幸为什么活得比一些老牌咖啡好?又可持续吗?...

文丨体验思维

去年打得火热的零售咖啡,好像突然就不“香”了。

9月7日,星巴克的CP老牌咖啡连锁Costa,宣布关闭近40家门店。此前Costa在中国共约400家店,也不到星巴克十分之一。

9月8日,连咖啡宣布关闭所有门店,暂时没有再开的打算,将完全转向预包装产品。线下将跟中石化联手打造加油站咖啡。

9月22日,瑞幸收到了自曝财务造假后的第一张“罚单”,6100万;10月12日,瑞幸咖啡(中国)等5家公司又收到1000万元罚单。据媒体报道,截至7月瑞幸单店现金流转正;除去未营业门店,已实现整体盈亏平衡。管理层预计2021年将实现整体盈利。

同时瑞幸各种动作:推新品、Line Friends联名、9月开学季营销……节奏丝毫没有被打乱。

暂时抛开财务造假的滤镜,瑞幸为什么活得比一些老牌咖啡好?又可持续吗?

01、Why Luckin:瑞幸的咖啡体验,可替代吗?

从瑞幸一开始发折扣券,就有大量声音质疑补贴:折扣券是否能让人养成喝咖啡习惯?人们有没有品牌忠诚度?还是单纯的薅羊毛?

这些问题的本质是:瑞幸的咖啡体验是否可替代。一旦可替代,就会因为红包补贴而转移,就像曾经的出行快车大战一样,因为每一家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同质化的。

而且去年至今,咖啡赛道出现了更多元的选择:冻干速溶咖啡如三顿半、鹰集等;更轻小的咖啡店如Manner,扩张加速;便利店和快餐店咖啡也持续发力。但瑞幸仍旧活得尚好,门店现金流转正。

那么,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部分用户始终持续复购瑞幸,二是,瑞幸的综合咖啡体验,还没有竞争对手能取代。

那么,瑞幸如何让人感知到不可替代的价值?

(图为瑞幸咖啡“整体体验模型”关键词示意图)

由于产品服务的整体性,瑞幸被感知到的价值,并不局限于“咖啡店”,而是跟众多餐饮场景都有交集和替代性。比如早餐、下午茶、即饮品、功能饮料等不同场景,但由于品牌在各个维度呈现的一致性,让品牌能加持不同的产品线,提升价值感。

“新零售”、“新物种”的故事谁都能讲,但是否能让人感知到价值感,就需要在以上的四个维度下功夫,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品牌价值就出来了。

瑞幸逐渐演化成新型便利店,但品牌价值感跟传统便利店形成差异。背后有两个重要原因:

其一,品牌整体体验的意识很强,产品、服务、门店、沟通各个环节全面出击,没有短板;

其二,牢牢把握住年轻群体的心,不断迭代、推陈出新。

02 . 谁在复购:“养成型”品牌,如何随人群而变?

新型便利店瑞幸,是如何悄悄转型的?

瑞幸一开始的代言人是汤唯、张震,而且对外广告,常用外国模特,走的完全是精英白领风。但是两年后,瑞幸的产品服务、空间、沟通,各个维度的体验都在年轻化,成为90后、95后的“养成型”品牌。

如上图,跟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相比,瑞幸用户的90后群体比重更大。那么,是不是瑞幸比星巴克更懂中国的90后和年轻人?

在消费人群中,按和瑞幸产生关系的远近划分,分成以下四类:

陌生人:没有听过、也没购买过瑞幸的人群,尤其是增量95后、00后,或低线城市消费者。

熟人:听说过瑞幸,但可能偶尔买过,对这个品牌可能有好感、无感或者反感的人群。

友人:关注瑞幸公号,习惯领券、分享红包,加过瑞幸“福利群”。

家人:瑞幸一出新品就会买,复购多,而且在社交媒体上主动留言、维护瑞幸。

瑞幸CMO杨飞是业内有名的营销高手,整套打法非常擅于拉新促活:不断转化陌生人,激活熟人和友人复购。即便曝出财务问题后,瑞幸诸多营销动作完全没有改变节奏。

口瑞幸每季必推出新品、早餐的选择多样化、哈根达斯酸奶,以及跟Line Friends的联名、猫咪沙雕风的广告等等,都在不间断地打入年轻人群体,拉新盘活。

(图为瑞幸厚乳咖啡新品广告)

最近9月大学开学季,瑞幸又开始了新一轮大手笔拉新,还是老打法:送咖啡“大礼包”,建立高校店社群。对陌生人群,尤其是年轻消费者进行从陌生人到熟人的转化。

Tags: 瑞幸  新品  咖啡  星巴克  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