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 > 时评 >

论饥饿营销,小米在爱马仕面前就是个弟弟

来源:美女姐姐嘚吧嘚 2021-12-13 17:51:04 阅读:

提要小米的“抢购”、“闪购”模式一直被外界认为是“饥饿营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饥饿营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市场,连小吃店都在搞这个套路。就连很多人尽皆知的知名品牌搞饥饿营销。比如:苹果、小米、爱马仕等等。在很多国家中,只要苹果新品发布,便会上演彻夜排队的戏码,人人以第一时间抢到为荣。在饥饿这条路上,苹果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小米的“抢购”、“闪购”模式一直被外界认为是“饥饿营销”,这也是一直以来贴在小米身上的最重要的标签之一,但外界对此的评价却褒贬不一。

褒者认为这是令小米品牌闪闪发光的重要因素,除了苹果和小米,其他品牌想“饥饿”也未必饿得了;贬者则认为这极大地影响了消费体验,使用不当会伤害小米成功最重要的基石——“米粉”。但是跟爱马仕一比,他们就是个弟弟:几十万人民一只的Birkin包包,还不是有钱都买得到?WaitingList长得排到几年后。难懂的不是爱马仕,是女人。

有一部动画片叫《聪明的一休》,它里边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日本的皇帝吃遍人间美味,越来越厌倦,每天都四处寻找新的美味。小和尚一休说:天下最美味的食物叫作“饿”,但是很难找到。皇帝很想尝尝,一休便陪着皇帝跋山涉水。有一天月黑风高,他们来到荒郊野岭,一休把一个馒头递给皇帝,说这就是“饿”,皇帝狼吞虎咽,并将其封为“天下第一美食”。

所以,人们吃掉的不是食物,而是“饿”这种感觉。所以,饥饿营销的本质逻辑是什么?是饥饿。限量供应,让用户饥饿。那么,大部分企业的饥饿营销都用限量供应这同一个方法,但是,饥饿营销=限量供应吗?这样说稍微有点片面。说对吧,因为明明限量供应了,甚至照抄别人的方案,营销效果却不一样。

说不对吧,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他们的饥饿营销方案都在说限量供应。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呢?其实,真正的饥饿营销,其实是在限量供应的背后,有一个隐形战场。这个隐形战场,才是大多数人没有get到的关键点。所以,饥饿营销是有等级之分的。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饥饿营销为什么要谈限量供应?

或者,换句话来讲:为什么越限量,购买越疯狂?这里我们不得不谈一下稀缺效应。一般来说,稀缺效应就是物以稀为贵的一种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家斯蒂芬·沃切尔和他的同事曾在1975年做过一个实验:他拿了一种小饼干给参与者们品尝和评价。其中,一半人面前的罐子里有10块小饼干,另一半人面前的罐子里只有2块小饼干。

实验结果大家应该想到了,罐子里只有两块小饼干的参与者们,在品尝后给出了更高的评价。供应量少的小饼干让人吃了以后更想吃,也显得更贵。这就是稀缺效应。也就是说,机会越少越难得,价值就显得越高,吸引力也越大。接下来,是饥饿营销的第二个等级。科学家对小饼干试验进行了升级。

同样有两批参与者,跟上次同样的数量:一批人品尝的小饼干是从装有10块的罐子里拿出来的,另一批是从装有2块的罐子里拿出来的。但是,在实验开始时,参与实验的人还没来得及尝一口,就被实验人员拿回去了,然后从另外一个罐子里重新取出一块给他们——也就是说,参与者们都看到了两个甜饼罐,先看到的和后来吃到的不是同一罐。

第一组,先看到的是供应充足的小饼干,吃到的是供应紧张的小饼干;第二组则反过来,刚开始看到的是供应紧张的,后来吃到的是供应充足的。你猜,哪一组参与者给的评价更高呢?答案是:第一组人。而且与第一轮实验中同样是吃到量少小饼干的人相比,他们给的评价还要高。

当产品由充足变成稀缺时,人们产生了比供应一直稀缺时更积极的正面反应。这意味着:比起一直稀缺的产品,刚变成稀缺的产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得而复失的东西,价值显得更高,吸引力也更大。但是,在这次实验中,第一组的人又被分成了两组,这两组人听到的通知是不一样的。

一部分人听到的是:“因为发错了,所以要换。”另一部分人听到的却是:“因为小饼干不够分了,所以要换一罐少点的。”结果:后者给出的评价更高。也就是说,当发现有人要跟我们争夺时,小饼干的吸引力达到最高。

由于争夺,导致得而复失的东西,价值显得最高,吸引力也最大。这就是饥饿营销的第三等级,也是饥饿营销的真正含义。所以,虽然很多方法都能被称为饥饿营销,但是从本质上讲,是有差别的。真正的饥饿营销,其实跟数量无关,而在于制造争夺。

Tags: 爱马仕  小米  饥饿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