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 > 市场 >

黄奇帆:我们三千万辆汽车卖出的利润不如日本丰田一家高

来源: 前瞻网 2025-07-12 15:22:18 阅读:

提要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大关,连续两年超过日本,成为整车出口第一个的国家。...

7月10日,在2025贝壳财经年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一语道破当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尴尬现状:

中国汽车制造按理说是制造业中效益相对较高的,今年截至6月但产值利润率仅5%,三千万辆汽车卖出来的利润不如日本丰田汽车,它九百万辆汽车比我们三千万辆的效益还高。

内容图片

5月8日,丰田汽车公布的2024财年财报数据,其净利润达到了4.765万亿日元(约合2337.28亿元人民币)反观中国汽车产业,据DearAuto统计,中国18家上市乘用车企业中,13家实现盈利的企业2024年净利润总和仅为1226.77亿元人民币,若算上亏损的5家车企,总利润不到900亿元,仅为丰田年利润的40%不到。这意味着中国3000多万辆汽车的利润总和确实不及丰田900多万辆的利润。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自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路高歌猛进。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此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2024年1-11月进一步提升至40.3%。

内容图片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全球市场的63%,占据着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国际竞争的赛道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完整产业链与前沿技术,强势突围。从出口数量来看,2018 -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持续上升,由2018年的14.71万辆上升至2022年的67.9万辆。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大关,连续两年超过日本,成为整车出口第一个的国家。

内容图片

新能源车卖爆了,出口量干翻日本,但全行业利润还赶不上丰田一家公司赚得多。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繁荣的背后,中国汽车产业却陷入了“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黄奇帆指出,中国制造规模已经达到全世界30%以上,2010年以前全世界制造业最重要的十大板块中国基本上没有领头的,如今已经拥有五个“领跑”,五个跟欧美“并跑”态势,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概念翻开了新一页。

但汽车产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未能充分享受到规模带来的红利。

此外,黄奇帆提到的生产性服务业也为中国汽车产业提高产值利润率提供了思路。他以手机为例,指出如果是6000块的手机,拆开来里边上千个小不点的零部件,制造成本算在一起最多3000块,那么还有3000块就是看不见的软件专利知识产权,或者芯片内置的各种程序等等。所有的制造品高附加值的基础,就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嵌入到机器装备的终端产品制作。

中国汽车产业也应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强与软件、芯片、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合作,将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嵌入到汽车产品中,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率。

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大而不强”的转型阵痛期。短期内需要解决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的问题,长期则需要培育技术溢价能力。只有当中国车企能够在全球市场卖出“价值”而非“价格”时,利润困局才能真正破解。

Tags: 利润率  黄奇帆  汽车  利润  丰田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