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 >

广电媒体融合转型怎么做?干货来了!

来源:网络传播王芳 2021-04-09 13:45:46 阅读:

提要广电媒体融合转型怎么做?...

如今,互联网正朝着移动化、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用户对内容的浏览习惯与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碎片化浏览的特征愈发明显,随之而来的是对碎片化内容的极大需求。

如果能利用好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平台给予的便利,充分运用媒体资源内容做好价值再造,重点利用海量的存量内容进行短视频创作,则能为广电媒体融合发展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广电媒体内容价值再造的可行性

广电媒体的存量内容资源凸显出竞争优势。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广电媒体大多积累了数十万小时的存量内容资源。这些内容从黑白到彩色,从标清到高清,记录了几十年来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内容丰富且珍贵。

这些海量内容碎片化后具有更高的不稳定性和更强的活力,更易进行重新组织,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产生新的价值,成为门户网站、App 应用、数据库产品等内容形态都有可能,移动互联网技术也更便于用户进行内容的分享。

在新的内容消费环境下,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是存量内容价值再造的重要技术支撑。媒体对内容的积累度较高,对视音频内容的数据处理能力是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首要技术问题。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极大提高了内容数据的运算处理能力。

数字化媒体内容正向“非结构化”存储转型,视音频内容由原先的整档节目,变为具有非逻辑结构的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大数据技术通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将大量的“非结构化”媒体内容数据予以关联、优化,从而实现海量数据的管理,并进行关联性识别。人工智能的发展,使机器通过“深度学习”,对人类的自然语言进行识别。

这种自然语言的处理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已然使得人机交互技术成为可能,人类得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碎片化”的大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

网络交易支付体系的逐步健全,可以为碎片化内容的运营提供支撑。由于内容的碎片化及海量数据存量,运营过程中,需解决碎片化内容的定价、交易、结算与支付问题。

碎片化内容的商业运营依托个性化消费需求与定制化内容需求,相较于传统的格式化、标准化产品内容,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存在不同的定价方式和定价策略。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为碎片化、定制化、差异化的内容产品定价提供了可能。

2019年3月22日,以“融合引领视界 智慧连接未来”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广播电视科技创新展区吸引观众参观。供图/视觉中国

碎片化内容运营模式特征

碎片化内容运营模式为互联网环境下媒体内容与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应用方向,也是媒体内容变现的一种新的尝试。碎片化内容运营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

1 海量内容存储

碎片化内容运营是基于海量数据内容的版权运营模式。原有内容产品打碎后,碎片化内容的数量将呈几何倍数增长。例如一档专题节目,在原有版权运营模式中,只能作为一个客体存在,而在碎片化内容运营逻辑中,节目中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都能作为一个碎片化内容客体进行单独销售。因此,碎片化内容运营模式中的内容资源总量非常巨大。

2 高效处理能力

碎片化内容运营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即便内容资源庞大,但由于技术革新,总体的授权速度加快,可节省用户时间。对内容使用者来说,碎片化内容运营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内容服务模式,更符合当下用户对信息的快速获取需求。

3 精准服务用户

每个人的信息需求都是个性化的,单靠一致的内容产品想要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可以说是几乎无法完成的课题。因此,碎片化内容运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内容的精准服务。针对不同的用户在不同场景与环境中提出的个性化需求与问题给予及时回复,即为碎片化内容运营的意义所在。

从内容供给角度来说,碎片化内容运营通过记录用户的反馈与需求,通过大量数据支撑给内容提供者第一手的真实数据——用户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媒体内容产品。而内容的生产者可根据需求调整生产策略、选择合理销售渠道、定位目标客户等。因此,碎片化内容运营不仅对用户有价值,对内容提供者来说,更具有极大意义。

4 内容消费升级

从传统版权运营到碎片化内容运营都是内容消费不断升级的结果。随着 IP 的大热,内容创业、直播、网红等不断涌现,内容产业已悄悄发生巨大变化。原先的互联网免费时代正在翻篇,更多的数字内容强调资产变现,内容变现成为主旋律,消费升级的时代已然到来。

消费升级表现为产品升级,从以前媒体内容生产中求多、求大的粗放型生产思路,转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济思维。从媒体内容产品的设计到生产,都要充分考虑消费者心理、消费者使用场景及体验效果。随着媒体内容生产的精细化、专业化,愈来愈多的用户愿意为优质的内容付费。

消费升级还带动服务升级。碎片化内容更多的是为用户提供信息或知识的服务。服务内容是因人而异的,根据需求可随时调整。从工业时代到后工业时代,人们的需求变得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因此在内容产业中,版权运营也应提供更为个性化、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增强服务用户的水平和能力。

null

2020年11月23至24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图为一位在现场工作的广播电视从业者。图/本刊记者 李晗 摄

碎片化内容运营模式类型及风险防范

广电媒体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拥有海量的内容资源,都是各省市最为珍贵、核心的音像内容。这些珍贵的历史内容独一无二,是现如今的新媒体公司及影视制作公司无法企及的,可以说是广电媒体最为有力的竞争产品。

这些内容产品通过碎片化内容运营,将真正实现内容的资产化。

1 微支付模式

微支付模式是把媒体内容进行碎片化拆分,封装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的内容产品,并进行定价销售的版权运营模式。

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使得碎片化的内容生产变得更加便捷。视音频内容经过细化切分,碎片化后的内容具有标签和内容标引,使短片具备一个较明确的主题,或针对某个新闻事件、知识内容进行的解释或说明。

例如教育类内容产品,可将整档节目拆分成若干知识点,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根据当前社会热点及民众关注提供主题知识信息,汇集文化、旅游、美食、趣闻等各类内容。

微支付模式是将不同的内容产品,打碎成为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并重新封装为单独的产品,对每个新产生的内容产品进行定价收费的运营模式。

微支付的一大特点是能够有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传统的版权运营多为整体销售思路,用户整体购买后,才能得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内容。微支付模式提供给用户碎片化内容,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所需内容,也许只是专题节目里的一个场景资料,素材内容里的一个航拍镜头,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单独销售的内容产品。

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说,过去的模式提供给用户的是相对宽泛的内容,生产者很难精准掌握用户的真实内容需求。在微支付模式中,内容的选择是用户针对自己具体的需求进行的,内容生产者更容易收集到用户准确的需求点,便于未来制作与推介更具有针对性的内容产品。

2 知识服务模式

信息时代的到来带来两个最明显的变化:一是知识生产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人类的知识总量在急剧增加;二是人类接受、处理和使用知识的能力并没有像知识急速膨胀一般同步发展,因此人们未来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各种知识服务模式应运而生。

喜马拉雅 FM 尝试开辟了“付费精品”专区,首届“123 知识狂欢节”销售额即达 5088 万元,以碎片化的知识信息为营销对象的内容运营依托高质量的内容通过付费知识服务模式收取低额费用,聚沙成塔,最终实现了高额收入。

今日头条将汇聚的海量碎片化内容资源通过用户喜好这一逻辑主线,依靠不同算法实现机器帮用户查找、发现并推荐内容,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知识服务。

付费知识服务,即网络用户在面对海量信息时,通过付费方式获取精选内容,从而节约选择成本,提高学习与获取有用资讯的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及对用户的行为分析,把握用户心理、资源服务、市场需求等,综合统计分析得出最佳模式,满足用户的当下需求,是内容服务的其中一个重要领域与方式,真正实现内容价值最大化。

3 后向收费模式

后向收费模式是一种广告收费模式,是目前网站采用较多的盈利方式之一,其核心思想是流量思维。后向收费的表现形式虽然为免费内容,但关键是为了吸引关注、获取流量。有了流量即有了用户,也就有了收入。

由于内容碎片化,用户不用停留在一个页面上过久,而是访问更多页面,也就意味着更多广告可以被传播,广告收入有所保障。同时,碎片化内容运营对用户信息的全面把握、对广告的精准投放大有裨益。

虽然这种版权收益不是从购买者口袋直接装进版权所有者口袋,但保证了版权所有者利益,且由于内容本身的消费是免费的,从而更有利于内容的传播与平台影响力的打造。

碎片化内容的海量版权管理与版权保护,是运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内容流转过程中,如何识别版权作品的原作者,防止对内容版权的侵害,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碎片化内容运营的实现需依赖技术,提供针对内容的版权保护。

通过数字水印、媒体指纹、内容加密等技术手段,初步解决碎片化内容的版权保护问题。目前有一种“版权印”技术体系,打造内容管理平台,帮助各种媒体进行版权的快速授权交易。

“版权印”的核心在于让内容和版权不分离,是将内容信息、载体信息、版权信息、授权规则、价格等进行统一的封装,并以代码、图标、二维码、数字水印等形式与内容紧密绑定,使得版权信息在内容发布、流转、交易过程中实时可见、可查并可用。这种定向跟踪模式可以有效识别内容原创性,对海量碎片内容进行版权保护。

Tags: 媒体融合  发展  广电  转型